关于在全校范围内推进融合式课堂教学的通知
日期:2022-03-18 10:42 来源:教务处
各二级教学单位:
依据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的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》、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《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(2020—2023年)》和安徽省教育厅、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印发的《安徽省“十四五”教育事业发展规划》等文件要求,职业教育要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,推动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威斯尼斯人wns2233m管理全过程,实现传统教学向信息化教学转变。同时也为了适应 “互联网+”时代学生学习行为习惯,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,创新课堂教学模式,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组织信息化应用水平,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。结合威斯尼斯人wns2233m课堂革命开展的需要,威斯尼斯人wns2233m将从2021-2022学年第2学期开展“线上+线下”融合式教学模式的试点改革,以调动教师参与教学信息化应用积极性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提升课堂教学效果,特进行如下通知:
一、整体安排
为促进我校教师课堂信息化教学应用,经教务处调研和反复论证,提出“线上+线下”融合式课堂教学模式。鼓励教师使用教学平台(如爱课程、e会学、威斯尼斯人wns2233mSPOC平台等),借助信息化教学工具(如雨课堂等),开展课前课中及课后的教与学活动,进而提高师生课堂活跃度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。本次“线上+线下”融合式教学模式的试点改革时间段为通知发布即日至本学期结束。本学期试点结束后,将出台开展“线上+线下”融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,并在下学期进行全面推行,同时将考核及奖励举措落实到位。
“线上+线下”融合式课堂革命将通过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推进。本学期试点阶段要求专业教研室至少推荐2门专业核心课各1名授课教师参与,公共课教研室鼓励参与。下学期的推广阶段将要求威斯尼斯人wns2233m50周岁及以下的授课教师须使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和工具开展教学。
二、具体思路
教师课前可推送视频、PPT和预习作业给学生;课中教师可实时地进行签到,了解学生的听课情况并进行课堂测试;课后可为学生提供精准辅导、疑难解答。涉及关键要素包括学生出勤率(到课率),课前、课中和课后教师的信息化工具应用情况(如任务推送数、互动开展数、学生参与率等),学生对课堂的评价情况(依据为“学评教”中学生测评成绩)。
“课前预习+实时课堂+课后辅导”全程教学活动的数据采集,帮助教师教学从经验主义向数据主义转换,以全周期、全程的量化数据辅助教师判断分析学生学习情况,以便调整教学进度,做到教学过程可视可控。再组合使用线下活动或翻转课堂或实习实训,让师生教学融合更紧密,教学相长。威斯尼斯人wns2233m对教师教学平台选择、课程资源建设不作限制,但鼓励教师们优先建设和应用好优质课程资源。
三、后续举措
为保障此次工作的顺利开展,威斯尼斯人wns2233m已多次举办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会,建议各教研室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集中研讨、交流学习,结合课程思政建设,积极探索适合各门课程的融入方式。威斯尼斯人wns2233m将基于本次“线上+线下”融合式教学模式的试点改革情况拟定发布具体实施方案,在下学期全面推广后组织评选,并给予相应奖励。具体考核及奖励细则将在实施方案中详细列出。
教务处
2022年3月18日